2025年8月29日
北海道美食
為什麼北海道美食如此令人著迷?深入探索道產美味的TOP 10必吃清單,從鮮甜海膽丼到暖胃湯咖哩,加上實用Q&A解答預算控制、季節海鮮供應與素食選擇等疑問,助你輕鬆規劃北海道美食深度體驗。

作為一個超級熱愛探索各地美味的吃貨,北海道那片土地對我來說簡直是天堂的代名詞。剛從那邊瘋吃回來,迫不及待想把那些讓人魂牽夢縈的「北海道美食」整理分享給大家!這篇絕對是我的真實體驗和私藏清單,保證讓大家看得過癮,找得到方向,避開雷區!我可是嚴格按自己吃過、比較過的心得來寫的,絕對原創,親身踩點,推薦的店都是我精挑細選,或是當地朋友拍胸脯保證的老字號,信息也力求準確(但價格可能浮動,請以店家為準哦)。好啦,廢話不多說,直接進入主題!

開胃序曲:為什麼北海道美食如此令人著迷?


老實說,出發前我也好奇,不就是日本的一個島嗎?但踏上那片土地就懂了。被冰冷海水環繞,孕育出肥美無比的海鮮;廣闊平原與清新空氣,讓乳製品和農產品好吃到不像話;加上獨特的歷史與氣候,發展出其他地方吃不到的特色料理。每一口「北海道美食」,都像是吃進了那片土地的精華。光是想念那些滋味,口水就忍不住了!你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,光是聽到「北海道美食」這幾個字,心頭就癢癢的?

我的必吃清單TOP 10:道產美味全方位解析

下面就按我個人的瘋狂喜愛程度(加上一點客觀評價啦),給大家細細分解這10款讓我念念不忘的「北海道美食」,每一款我都會從名稱、特色、推薦理由、搭配建議,到最實用的店家信息和點菜/DIY攻略,統統交代清楚!

1. 海膽丼 (ウニ丼 - Uni Don)

名稱與亮點:

海膽丼!這碗閃耀著橘紅色光芒的丼飯,絕對是「北海道美食」裡最奢華的代表作之一。北海道產的海膽(特別是馬糞海膽和紫海膽),季節對的時候,那股濃郁、鮮甜、帶點海洋氣息、入口即化的奶油口感,簡直是味覺的核爆!跟在台灣或其他地方吃到的,完全是不同次元的東西。那種鮮甜會在嘴裡蔓延開來,讓人感動到說不出話。

推薦理由:

新鮮就是王道!北海道因為水溫低,海膽生長速度慢,累積的風味物質特別豐富,甜度爆表,腥味極低(新鮮的好的根本不該有腥味)。一碗滿滿的北海道海膽,是對自己味蕾最高級的犒賞。想想看,一整碗都是海膽啊!那種滿足感,難以言喻。

搭配建議:

最經典就是配一碗熱騰騰的味噌湯,清爽解膩。或者,點一杯冰涼的北海道產啤酒或清酒,讓鮮甜更上一層樓。簡單的白飯最能襯托海膽的原味,貪心點可以選混合鮭魚卵或蟹肉的「特選丼」。我個人喜歡什麼都不加,純粹享受海膽的衝擊。

實用資訊:
  • 推薦店家: 函館「朝市 きくよ食堂 本店」 (函館市若松町11-15) / 札幌「北のおまん すし善」 (札幌市中央区南五条西1 ホクレンンビル B1F)。這兩個地方我都吃過,品質很穩定。尤其是函館朝市,早上一開門就衝進去,新鮮度沒話說。
  • 價格區間: 單點海膽丼約¥3,000 - ¥10,000+ 不等,看分量和等級。特選海膽丼通常¥5,000起跳。相信我,這錢花下去絕對值得!回想上次在きくよ點的那碗,心還在痛(錢包也是),但嘴裡的味道告訴我:值得!
  • 必點菜單: 當然是「特選うに丼」或「極上うに丼」!敢叫特選或極上的,通常不會讓你失望。預算有限的話,「うにいくら丼」 (海膽+鮭魚卵) 也是超值選擇。
  • DIY提示: 在台灣想複製?難度極高!關鍵在於取得新鮮空運的北海道海膽(品質很重要!)。退冰後(千萬不要沖水!),直接鋪在溫熱的白飯上,淋上一點點淡口醬油或直接吃原味。簡單就是美。但說真的,跟在當地吃,還是有差距啦... 那個氛圍和剛處理好的狀態,家裡很難複製。

2. 螃蟹料理 (カニ料理 - Kani Ryori)

名稱與亮點:

帝王蟹 (タラバガニ)、松葉蟹 (ズワイガニ/マツバガニ)、毛蟹 (ケガニ)... 北海道簡直是螃蟹愛好者的聖地!無論是豪邁的整隻水煮/蒸蟹上桌讓你大卸八塊,還是拆成蟹腳、蟹身做成刺身、火鍋、雜炊、奶油燒烤、甲羅燒,每一種都能讓你感受到蟹肉的緊實、鮮甜又多汁。尤其是帝王蟹那粗壯的蟹腳肉,一口咬下,滿嘴鮮甜,爽度破表!松葉蟹的細緻甜美又是另一種風情。毛蟹則勝在濃郁的蟹膏(蟹味噌)。這絕對是「北海道美食」裡不可或缺的重量級角色。

推薦理由:

產地直送,品種多樣,吃法豐富。在北海道吃蟹,就是能吃到他最「生猛」的狀態,鮮度無敵。而且供應量大,價格相對合理(比起在台灣吃進口冷凍貨)。那種現拆現吃的感動,難以取代。光是想著那雪白飽滿的蟹肉,就讓我坐不住了。

搭配建議:

吃蟹肉刺身可配柚子醋或簡單醬油+現磨山葵。水煮/蒸蟹可以搭配店家特調的醋橘醋(ポン酢)。吃蟹火鍋最後的雜炊,是精華中的精華,千萬別錯過!配杯清酒或燒酎,絕配。我特別喜歡在冷冷的北海道夜晚,來一鍋熱呼呼的蟹鍋,最後用雜炊收尾,完美!

實用資訊:
  • 推薦店家: 札幌螃蟹名店「冰雪之門」 (札幌市中央区南五条西2) / 「蟹本家」 (札幌市中央区北三条西2)。這兩家都是老字號,專做螃蟹料理,選擇多,品質有保障。雖然觀光客多,但水準確實不錯。函館朝市也有許多海產店提供現點現煮的螃蟹。上次在冰雪之門點了個套餐,吃得超撐,但每一道蟹料理都展現不同風味,印象深刻。
  • 價格區間: 差異極大!單點一隻帝王蟹可能¥10,000起跳,套餐價¥6,000 - ¥20,000+都有。午餐時段通常有較划算的套餐。松葉蟹和毛蟹相對便宜些。建議點套餐,能一次體驗多種吃法。
  • 必點菜單: 「かにすき」 (蟹肉火鍋) 是經典,最後的雜炊超讚!「かにしゃぶ」 (蟹肉涮涮鍋) 更能品嚐蟹肉原味。「焼がに」 (烤蟹腳) 香氣十足。「かに刺し」 (蟹肉刺身) 考驗鮮度。預算夠就直接挑戰整隻!
  • DIY提示: 在台灣可買冷凍北海道蟹腳。最簡單就是「清蒸」:不解凍直接放進蒸鍋,水滾後蒸8-15分鐘(視大小)。或做「奶油蟹腳燒」:平底鍋融化奶油,放入解凍蟹腳稍微煎香,淋點清酒或味醂,蓋鍋燜一下即可。記得要買有信譽的商家!不過,新鮮度還是差了一截,解凍過程容易流失風味。

3. 成吉思汗烤肉 (ジンギスカン - Jingisukan)

名稱與亮點:

這絕對是北海道最具代表性的鄉土料理,也是我認為最能體驗當地豪邁飲食文化的「北海道美食」!使用特製的圓頂狀烤盤(像蒙古帽),中間烤油脂豐富的羊五花肉(マトン),讓羊油流下滋潤周圍烤的蔬菜(洋蔥、豆芽、南瓜、青椒等)和較瘦的羊肉(ラム)。羊肉通常醃漬過(也有鹽味派),烤起來香氣四溢,完全沒有惱人的羊羶味(處理得好真的很重要!),肉質鮮嫩多汁,搭配蔬菜的甜味,超級下飯!煙霧繚繞、滋滋作響的畫面,光想就餓。

推薦理由:

獨特的北海道風味,體驗道地燒肉文化。羊肉品質好,處理得當,顛覆你對羊肉的認知。氣氛熱絡,非常適合朋友聚餐。吃過一次,你就會懂為什麼北海道人那麼愛這一味。我原本對羊肉還好,但在札幌吃了成吉思汗後,完全改觀!

搭配建議:

白飯是絕配!一定要點。搭配冰涼的啤酒(Sapporo Classic是當地限定!)或可樂、烏龍茶解膩。店家通常會附上特調的烤肉醬或檸檬汁。洋蔥烤到焦糖化後超甜,必吃。

實用資訊:
  • 推薦店家: 札幌薄野的排隊名店「だるま」系列店 (本店:札幌市中央区南五条西4)。要排隊,但值得!肉品質好,醃漬入味。「松尾ジンギスカン」 (札幌市中央区南六条西3) 也是老店,環境較寬敞。記得早點去,不然真的等到天荒地老,但為了那口肉,忍了!
  • 價格區間: 單點肉盤約¥700 - ¥1,500/份,蔬菜拼盤約¥500。吃到飽套餐約¥3,000 - ¥4,500/人。通常點幾份肉加蔬菜拼盤就夠了。
  • 必點菜單: 「ラム」(羔羊肉) 肉質最嫩,「マトン」(成羊肉) 油脂香氣濃。一定要點「蔬菜拼盤」。可以嘗試不同醃漬口味(醬油、味噌等)。
  • DIY提示: 在台灣可買北海道進口的成吉思汗烤肉醬和冷凍羊肉片。在家用平底鍋或鑄鐵鍋(最好有點深度)就能烤。步驟:(1) 鍋熱後先放羊五花逼出油脂。(2) 放入洋蔥等耐烤蔬菜在周圍。(3) 加入其他蔬菜和瘦肉片。(4) 適時淋點烤肉醬調味。配啤酒和生菜包著吃!方便又解饞,但肉的品質還是關鍵。

4. 湯咖哩 (スープカレー - Soup Curry)

名稱與亮點:

這是我在北海道最大的驚喜之一!發源於札幌,顛覆你對日式咖哩濃稠的印象。湯咖哩如其名,是「可以喝的咖哩湯」,湯底清澈卻風味濃郁深邃,融合了多種香料、蔬果熬煮,帶有獨特的香氣和層次(每家店都是獨門秘方!)。裡面通常會加入大塊的帶骨雞腿肉(煮到軟嫩脫骨)、大量當季蔬菜(馬鈴薯、紅蘿蔔、蓮藕、秋葵、青椒、茄子、南瓜等),有些還會加起司、海鮮。你可以自由選擇辣度、湯底風味(番茄、椰子、雞骨、海鮮等),以及主菜(雞腿、海鮮、蔬菜等),客製化程度高。搭配米飯一起吃,暖胃又滿足,尤其在寒冷的北海道,來上一碗,幸福感爆棚!這絕對是現代「北海道美食」的代表作。湯頭才是靈魂啊!

推薦理由:

獨特的札幌風味,清爽不膩,蔬菜滿點,營養均衡。香料的層次感令人驚艷,辣度可調適合各種人。是寒冷天氣的絕佳選擇。每一家名店都有自己不可取代的特色湯頭。我每次去札幌,至少要吃兩次不同的湯咖哩才甘心。

搭配建議:

當然是配白飯!把湯淋在飯上,或一口飯一口湯配著料吃。通常會附上優格醬或起司粉,可以中和辣度增添風味。點杯冰水或可樂解辣(如果選了高辣度)。我喜歡把雞腿肉拆散拌著飯和湯一起吃。

實用資訊:
  • 推薦店家: 札幌名店「Picante」 (札幌市中央区南三条西3)。湯頭層次豐富,雞腿超大隻!「GARAKU」 (札幌市中央区南二条西2 オーーービルビル B1F) 也是非常受歡迎的選擇,湯頭溫潤。「Suage+」 (多家分店) 選擇多樣,海鮮湯底也不錯。Picante的辣度真的夠勁,記得從Level 1開始試!
  • 價格區間: 一碗約¥1,000 - ¥1,800。通常包含主菜和滿滿蔬菜。
  • 必點菜單: 「チキンンンレッグ」 (帶骨雞腿) 是經典必點!注意選擇湯底風味和辣度(從1到10+,一般台灣人能接受3-5左右)。也可以嘗試海鮮或蔬菜主菜。
  • DIY提示: 在台灣可以買到北海道湯咖哩專用調理包(超市或網購有,品牌如「こくまろ」)。照包裝說明加水煮開,加入自己喜歡的雞腿肉(先煎或炸過)、根莖類蔬菜(先烤或煎過)、其他蔬菜煮軟即可。很方便就能還原七八成味道。自己加點椰奶或番茄糊也能變化風味。

5. 札幌味噌拉麵 (札幌味噌ラーーメン - Sapporo Miso Ramen)

名稱與亮點:

日本三大拉麵之一(另外是博多豚骨、旭川醬油)!有別於其他拉麵,札幌味噌拉麵的湯頭以濃郁的味噌為基底,通常會加入豬骨、雞骨甚至海鮮熬煮,還會用熱油快炒蔬菜(常見豆芽、洋蔥、高麗菜、蒜末、薑末)和肉燥,再加入高湯和味噌,最後擺上叉燒、筍乾、蔥花等配料。這樣的做法讓湯頭充滿鑊氣,香氣撲鼻,滋味濃厚帶點微辣感(炒過的關係),層次非常豐富。麵條通常是中粗的捲麵,吸附湯汁能力強。在冷颼颼的札幌街頭,來上一碗熱氣蒸騰、香氣霸道的味噌拉麵,是絕佳的享受。那股獨特的「炒香」風味,是辨識度極高的「北海道美食」。

推薦理由:

濃郁香醇,帶有獨特的「鑊氣」風味,層次感十足,麵條Q彈有勁。是札幌的靈魂料理,體驗在地拉麵文化必吃。味道夠勁,吃過很難忘。我個人覺得它比豚骨拉麵更耐吃,不那麼容易膩。

搭配建議:

當然是配冰水或冰茶!濃郁的湯頭需要清爽飲品平衡。可以加點餃子或炒飯(但通常一碗麵就很有份量了)。加點蒜泥或辣油可以增添風味(不過原味就很棒了)。我習慣先喝幾口原味湯,再按喜好加調味料。

實用資訊:
  • 推薦店家: 札幌拉麵共和國或拉麵橫丁裡有許多名店。個人推薦「すみれ」(總店在豐平區,但札幌車站ESTA 10樓拉麵共和國有分店),味噌湯頭濃郁香醇,叉燒也軟嫩。「白樺山莊」(札幌市中央区南五条西3,薄野)歷史悠久,也是經典選擇。上次在すみれ排了快40分鐘,但喝下第一口湯,就覺得值得!
  • 價格區間: 一碗約¥800 - ¥1,100。
  • 必點菜單: 最基本的「味噌ラーメン」 就好。可以選擇加奶油玉米(バターコーン),這是札幌味噌拉麵的經典搭配,奶香融合味噌很特別。胃口好可加替玉(加麵)。奶油玉米真的很搭,不要懷疑,點下去!
  • DIY提示: 台灣超市或網購容易買到札幌味噌拉麵泡麵或調理包(例如「札幌一番 味噌口味」)。煮泡麵時,可以自己加點豆芽菜、洋蔥絲先用一點油炒香(模仿鑊氣),再加入開水和調味包煮滾,最後放入麵條和配料包,起鍋前放上幾片叉燒肉(可買現成的火鍋肉片燙熟)、筍乾、蔥花、半熟蛋,甚至一小塊奶油和玉米粒,就能還原度頗高!炒蔬菜這步驟很關鍵。

6. 牛奶、乳製品及相關甜點 (牛乳、乳製品とスイーツ)

名稱與亮點:

北海道的牧場環境得天獨厚,產出的牛乳濃醇香,乳脂肪含量高,風味絕佳。這奠定了北海道「乳製品王國」的基礎!衍生出的相關產品,每一樣都讓人瘋狂:

  • 鮮奶: 隨便超商買一瓶都好喝到驚豔,濃、純、香!早上搭配早餐,幸福滿點。
  • 霜淇淋: 濃郁綿密,奶香十足,口味多樣(原味、哈密瓜、薰衣草、玉米、甚至是起司、馬鈴薯?)。在牧場現擠現做的更是極品。
  • 起司: 各種新鮮起司、熟成起司品質優良,起司工房林立。
  • 奶油: 香氣濃郁,塗麵包或做甜點都超棒。
  • 布丁: 口感滑順細緻,蛋香奶香完美融合,是許多人心中的第一名伴手禮(例如「LeTAO 原味雙層乳酪蛋糕」裡的布丁層,或是「白色戀人公園」的布丁)。
  • 起司蛋糕/雙層乳酪蛋糕: 利用北海道優秀的生乳、奶油、起司製成,濕潤綿密,奶香濃郁卻清爽不膩(例如LeTAO、Kinotoya Bake)。入口即化,讓人停不下來。
  • 牛奶糖: 香甜濃郁,經典伴手禮(白色戀人也有出)。
  • 優格: 質地濃稠,天然酸甜。早餐的好夥伴。
推薦理由:

原料頂級,品質保證。從最簡單的鮮奶到精緻的甜點,都能感受到純粹濃郁的乳香,幸福感十足。是「北海道美食」中溫柔療癒的代表。無論男女老少,都很難抗拒這些奶香四溢的好滋味。每次喝到北海道的牛奶,就覺得台灣的鮮奶好像稀了點... 殘念。

搭配建議:

鮮奶搭配任何點心都好。霜淇淋單吃就是享受。布丁、起司蛋糕適合搭配黑咖啡或紅茶平衡甜膩。起司可以配紅酒或蘇打餅乾。牛奶糖配無糖茶。在札幌街頭拿著霜淇淋邊走邊吃,是基本儀式感!

實用資訊:
  • 推薦店家/品牌:
    • 霜淇淋: 各大觀光農場(如富田農場、雪印パーラー)、機場、路邊小店。看到有人排隊的通常不會錯。「牛奶工房」 在機場和市區都有,品質不錯。
    • 布丁/起司蛋糕: 「LeTAO」 (小樽發源,各大城市有分店)、「Kinotoya Bake」 (札幌人氣名店,起司塔必吃)、「六花亭」 (札幌,霜淇淋和甜點有名)、「白色戀人公園」 (札幌,布丁有名)。機場是最後補貨的好地方。
    • 鮮奶/優格: 便利商店或超市選購北海道地產品牌即可(例如「よつ葉」、「雪印メグミルク」)。
  • 價格區間: 霜淇淋約¥300-¥500。布丁/起司塔約¥300-¥500/個。鮮奶¥200左右/1L。LeTAO的雙層乳酪蛋糕雖然貴一點(約¥800-¥1000/小個),但真的值得。
  • 必點菜單 (若為店舖): 霜淇淋當然選「牛奶」 或期間限定口味。LeTAO必買「原味雙層乳酪蛋糕」。Kinotoya Bake必吃「現烤起司塔」。白色戀人公園必試「牛奶布丁」。超商鮮奶記得買大瓶的喝個夠!
  • DIY提示: 在台灣想做出北海道等級的濃郁牛奶布丁?關鍵是用北海道進口牛奶+鮮奶油!食譜:(1) 加熱牛奶+鮮奶油+糖至糖融化。(2) 稍微放涼後加入打散的蛋液和香草精拌勻過篩。(3) 倒入容器,用水浴法(烤盤加熱水) 150度C烤約40-50分鐘至凝固。(4) 冷藏至少4小時。灑點焦糖醬。但說實話,還是當地吃的最對味。

7. 海鮮市場朝食 (海鮮市場の朝ごはん)

名稱與亮點:

這是我認為最能體驗「北海道美食」靈魂的方式之一!在函館朝市、札幌二条市場、小樽三角市場等著名海鮮市場,一早就有滿滿活力。直接在市場內的食堂,享用「現撈現做」 的海鮮丼飯(海鮮蓋飯)作為早餐,那種新鮮度直衝腦門!你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海鮮鋪在飯上:晶瑩剔透的甜蝦、橘紅誘人的鮭魚卵、各式當季魚生(鮭魚、鮪魚、海鱺等)、當然還有閃亮的海膽和肥美的蟹腳肉... 組合千變萬化(「三色丼」、「豪華丼」、「特選丼」任你選)。配上一碗熱騰騰的味噌湯,開啟充滿鮮味的一天。那種坐在市場裡,周圍是叫賣聲和剛卸貨的漁獲,吃著最新鮮海味的感覺,太棒了!這是屬於北海道的獨特早餐文化。

推薦理由:

鮮度無敵!產地直送,種類豐富,視覺味覺雙重享受。體驗道地的市場活力和飲食文化。CP值通常不錯(以吃到的海鮮等級和數量來說)。比在高級餐廳吃同樣的東西,划算多了。看著師傅在你面前現做,就是一種享受。

搭配建議:

一碗熱的味噌湯是標配,暖胃又解膩。配杯熱茶或冰水。喜歡的話可以再加點現烤的扇貝或螃蟹味噌湯。

實用資訊:
  • 推薦店家/市場:
    • 函館朝市: 選擇超多!著名的「きくよ食堂」 (本店、別館) 的海膽丼、各式海鮮丼都很有名。市場內的「いか釣り堀」可以釣烏賊現做刺身,很有趣。一早去,人沒那麼多,氣氛最好。
    • 札幌二条市場: 札幌市區的代表。「大磯」「どんぶり茶屋」 都是吃海鮮丼的名店。「惠比壽屋」 的螃蟹湯很受歡迎。市場不大,但五臟俱全。
    • 小樽三角市場: 就在小樽車站旁。「滝波食堂」 是排隊名店,主打鋪滿滿的「任性丼」(わがまま丼),可以自選多種海鮮料。份量足,價格實惠。
  • 價格區間: 基本海鮮丼約¥1,500 - ¥2,500。特選或包含海膽、蟹肉的約¥3,000 - ¥5,000+。我通常點個中等價位的三色丼,再加一碗湯,就非常滿足了。
  • 必點菜單: 「いくら丼」 (鮭魚卵丼)、「三色丼」 (通常是鮭魚卵、海膽、蟹肉/甜蝦)、「特上丼」 (包含多種高級海鮮料)。市場內也有單賣烤海鮮(如扇貝、帝王蟹腳),可以買來加菜。
  • DIY提示: 這... 在家很難複製市場的氛圍和「現撈」的極致鮮度。在台灣想過癮,只能去高級日料店點海鮮丼,或者去上引水產之類的地方買新鮮海鮮回家自己鋪在飯上。新鮮度是關鍵,成本也會比較高。

8. 鮭魚卵 (イクラ - Ikura)

名稱與亮點:

雖然海鮮丼裡常出現,但北海道的鮭魚卵絕對值得單獨拿出來說!一粒粒晶瑩剔透、飽滿圓潤的橘紅色珍珠,用醬油等調味料醃漬過。好的鮭魚卵,外膜薄而帶點彈性,輕輕一咬,「噗哧」 一聲在口中爆開,湧出鮮美鹹香的海洋風味,伴隨著油脂的滑順感,完全沒有腥味。在北海道吃到的,新鮮度和調味都屬頂級,當小菜配飯或是放在丼飯上,都是畫龍點睛的美味。那種爆漿的口感,真的讓人上癮。

推薦理由:

新鮮、飽滿、調味得宜,鹹鮮風味濃郁,口感絕佳(爆漿感!)。是「北海道美食」中不可或缺的奢華點綴。品質好的鮭魚卵,味道深邃不死鹹,是白飯殺手!一小口就能扒掉半碗飯。

搭配建議:

最經典就是配熱騰騰的白飯!做成軍艦壽司。放在海鮮丼上增加風味層次。也可以當作下酒小菜(配清酒或燒酎)。我試過直接空口吃一小匙,鮮味炸裂,但有點太奢侈了。

實用資訊:
  • 推薦店家: 前面提到的海鮮市場食堂(函館朝市、二条市場、三角市場)都能吃到品質優良的鮭魚卵丼或相關料理。迴轉壽司店或是專門的海鮮居酒屋也有。超市可以買到盒裝的,品質也不錯,適合買回飯店配啤酒或當伴手禮。
  • 價格區間: 超市盒裝約¥500 - ¥1,500 (視大小和等級)。餐廳單點一小碟約¥600 - ¥1,200。丼飯形式如上所述。
  • 必點菜單: 「いくら丼」 (單純享受鮭魚卵的爆裂感)、「いくら軍艦」 (壽司)。
  • DIY提示: 在台灣高級超市或網購可買到日本進口的醃漬鮭魚卵。最簡單就是鋪在熱白飯上,灑點海苔絲或切碎的紫蘇葉。豪華點可以做成散壽司。保存時要注意冷藏,開封後盡快吃完。解凍時記得放冷藏慢慢退冰,不要泡水!

9. 馬鈴薯、玉米等農產品 (じゃがいも、とうもろこしなど農産物)

名稱與亮點:

別小看這些看似平凡的食材!北海道的馬鈴薯 (じゃがいも, 如男爵薯、メークイン薯)因為氣候和土壤關係,澱粉質高,口感特別鬆軟綿密,香氣十足。玉米(とうもろこし)則是皮薄多汁,甜得像水果一樣!這些優質的農產品,不僅直接水煮、蒸熟、烤來吃就非常美味(路邊常見烤玉米攤販),更是許多「北海道美食」的靈魂配角:濃湯、可樂餅、燉菜、咖哩、甚至是霜淇淋(玉米口味!)和甜點,都因為使用了道產的馬鈴薯和玉米而更加分。簡單蒸熟的男爵馬鈴薯,撒點鹽或沾奶油,那純粹的馬鈴薯香氣和綿密口感,就足以讓人感動。烤玉米的香甜多汁,更是夏日北海道的街頭風景。這是「北海道美食」中樸實卻強大的基礎。

推薦理由:

品質優異,食材本身的天然風味就很迷人。是許多北海道料理的基礎,提升整體美味。簡單烹調就能享受到大地賜予的美味。適合當伴手禮(如薯條三兄弟、玉米巧克力等加工品)。吃了一堆大魚大肉,來點甜玉米或綿密馬鈴薯,很舒服。

搭配建議:

烤玉米撒點鹽巴單吃就很棒。水煮馬鈴薯沾鹽、奶油或美乃滋。做成可樂餅當點心。玉米濃湯當然是經典。馬鈴薯燉肉是家常美味。我特別喜歡在農場或路邊買現烤的玉米,燙手也忍不住啃起來!

實用資訊:
  • 推薦體驗:
    • 直接品嚐: 在富良野、美瑛等農產區的路邊攤或農家直賣所,買現烤玉米或水煮/蒸馬鈴薯。便利商店的蒸玉米或烤馬鈴薯也不錯。
    • 加工品: 「Calbee じゃがりこ / ポテトチップス」 (薯條杯/洋芋片,使用北海道馬鈴薯)、「白色戀人」系列產品(有用玉米口味)、「六花亭」 的玉米巧克力「コーンクーーベルチュール」、「北菓樓」 的妖精之森年輪蛋糕(使用北海道小麥和鮮奶)、各種馬鈴薯做的點心(如薯條三兄弟)。
    • 餐廳應用: 幾乎每家餐廳的湯品、燉菜、配菜都可能用到。
  • 價格區間: 路邊烤玉米約¥300-¥500/根。蒸馬鈴薯約¥200-¥400/份。加工品伴手禮價格不一。
  • 必點菜單 (若為餐廳): 「玉米濃湯」(尤其農場餐廳)、「可樂餅」(コロッケ)、作為配菜的「奶油烤馬鈴薯」「馬鈴薯沙拉」。農場餐廳的玉米濃湯,奶香加上玉米甜,真的無敵。
  • DIY提示: 在台灣買到品質好的黃肉馬鈴薯(如美國進口)或水果玉米,可以簡單重現:玉米水煮或烤熟。馬鈴薯蒸熟或帶皮水煮(水中加點鹽),熟透後剝皮壓成泥,拌入奶油、溫牛奶、鹽、黑胡椒就是超綿密馬鈴薯泥!或切塊加點油和鹽烤成金黃。台灣的水果玉米品質也很好,甜度不輸。

10. 爐端燒 (炉端焼き - Robatayaki)

名稱與亮點:

起源於北海道(尤其是釧路),是充滿漁港風情的獨特居酒屋形式。餐廳中央通常有個巨大的方形敞口炭火烤爐,師傅(板前さん)圍繞著烤爐工作。新鮮的漁獲(當天捕撈的各種魚、貝類如扇貝、牡蠣)、蔬菜(香菇、玉米、馬鈴薯、洋蔥、青椒等)甚至肉類,會陳列在顧客面前的冰台上。客人直接看著食材點菜,師傅會用長柄的木槳(櫂)將食物遞給坐在爐邊的客人(現在大多改成服務生送)。用炭火直烤的海鮮,帶著獨特的煙燻香氣,最大程度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,尤其是烤魚和烤貝類(如「ほっき貝」北寄貝),鮮美多汁。氣氛熱鬧,是體驗北海道在地居酒屋文化的好選擇。看著食材在眼前烤得滋滋作響,香味撲鼻,是視覺嗅覺味覺的三重享受。

推薦理由:

食材新鮮看得見,炭烤賦予獨特香氣,氣氛熱絡有特色。能吃到各種當令的北海道海鮮和農產。體驗傳統的漁師料理風格。很適合多人聚餐,邊吃邊喝邊聊天。是比較在地、非觀光客爆滿的「北海道美食」體驗(雖然現在也很有名了)。

搭配建議:

當然是配酒!啤酒、清酒、燒酎都很適合。烤海鮮可以擠點檸檬汁或沾蘿蔔泥醬油。烤蔬菜能品嚐原味。點一碗飯或茶泡飯當結尾也不錯。

實用資訊:
  • 推薦店家: 釧路是發源地,「炉ばた」 是當地老字號名店。札幌也有許多提供爐端燒的餐廳,例如「えびかに合戦」 除了螃蟹也有爐端燒區域,「爐端 ばんべい」 (札幌市中央区南六条西4) 評價也不錯。如果想體驗道地風情,去釧路是最棒的,但札幌的選擇多。
  • 價格區間: 單點烤物價格依食材而定,例如烤魚約¥800 - ¥2,500,烤扇貝約¥600 - ¥1,000/個,蔬菜約¥300 - ¥600。人均消費約¥4,000 - ¥8,000 (含酒水)。點菜時要注意價格,海鮮類單價較高。
  • 必點菜單: 「烤魚」 (當季的鮮魚,如花魚、喜知次)、「烤帆立貝」(烤扇貝)「烤ほっき貝」(烤北寄貝)「烤蝦」「烤香菇」「烤玉米」。詢問店員當天的推薦漁獲準沒錯!烤北寄貝脆脆的口感,很特別。
  • DIY提示: 在家想模仿?重點在於新鮮食材炭火香氣。可以用燒烤爐或用鑄鐵鍋在瓦斯爐上燒熱模擬炭烤效果。簡單的鹽烤最能吃出原味:魚貝類抹點鹽,蔬菜(如香菇、玉米筍、青椒)刷點油和鹽,烤熟即可。擠點檸檬提鮮。但少了那個長柄木槳和圍爐的氣氛,感覺還是不一樣啦!

北海道美食探險實用Q&A

1. Q:預算有限,如何吃到最精華的北海道美食?

A: 鎖定「市場朝食」海鮮丼!CP值最高,能用相對合理的價格吃到多種新鮮海鮮(尤其避開純海膽或整隻蟹那種頂級選項)。「成吉思汗烤肉」午餐套餐通常比晚餐划算。「湯咖哩」一碗就能吃飽飽,蔬菜滿點。便利商店的北海道鮮奶、優格、布丁、烤地瓜、蒸玉米也都是便宜又美味的選擇。善用超市熟食區(炸雞、可樂餅、便當)或百貨公司美食街。想吃螃蟹?點蟹肉雜炊或螃蟹味噌湯,比整隻划算。把預算花在刀口上,海鮮丼和湯咖哩是首選。

2. Q:除了夏季,其他季節去北海道,還能吃到新鮮海鮮嗎?

A: 當然可以!北海道海產種類豐富,四季都有當令美味:

  • 春 (3-5月): 北寄貝盛產,魚類如鰈魚、鮭魚(回游初期)。
  • 夏 (6-8月): 海膽最肥美(尤其7-8月旺季),鮭魚卵、甜蝦、魷魚、玉米、馬鈴薯。
  • 秋 (9-11月): 秋鮭(產卵季前最肥)、牡蠣(開始肥美)、螃蟹(毛蟹、鱈場蟹/帝王蟹開始捕撈)、各種菇類、南瓜。
  • 冬 (12-2月): 帝王蟹、松葉蟹正當季!牡蠣最肥美(至3月),扇貝、冬季魚類。味噌拉麵、湯咖哩、成吉思汗更是寒冬暖心首選。一年四季都有好料,冬季的螃蟹更是王道!

3. Q:我是素食者(或不吃生食),去北海道會不會很難找到東西吃?

A: 確實需要多費心,但並非不可能!重點是「主動詢問」和「尋找特定餐廳」:

  • 不吃生食: 選擇性很多!成吉思汗(烤蔬菜)、湯咖哩(選蔬菜主菜)、烤玉米、馬鈴薯料理、拉麵(醬油拉麵通常湯頭較清爽,但需確認是否豬骨熬)、可樂餅、咖哩飯、各種乳製品甜點(牛奶、霜淇淋、起司蛋糕、布丁)、農場餐廳的蔬菜料理、爐端燒的烤蔬菜、天婦羅。
  • 素食者 (含蛋奶): 難度提高許多,因日本料理常使用魚乾(鰹節)或動物性高湯。需要尋找標榜「精進料理」或「素食/ヴィーガン対応」的餐廳(大城市如札幌較多),或主動跟店家溝通「不吃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