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0日
蔬食料理
想知道如何輕鬆做出創意蔬食料理嗎?本文精選秘製山藥猴頭菇排佐黑胡椒醬,讓你一口忘掉牛排;香辣麻婆豆腐2.0版,沒肉也超下飯;熱帶風情鳳梨莎莎酪梨碗,十分鐘搞定清爽無負擔;終極飽足鷹嘴豆泥三明治,帶便當、野餐首選;還有Q&A解答你的疑惑,帶你享受健康美味蔬食生活!

老實說,以前有人跟我講「蔬食料理」,我腦中浮現的,大概就是燙青菜、滷豆腐,不然就是一堆素肉加工品,味道嘛...嗯,你知道的,常常有種說不出的「空虛感」。總覺得少了點什麼,就是不夠滿足我這個無肉不歡(曾經)的胃。直到幾年前,陪一位吃素的朋友在臺北東區巷弄裡亂晃,誤打誤撞進了一家小小的工作室餐廳。天啊!那盤用烤過的櫛瓜、杏鮑菇,配上濃鬱的堅果青醬義大利麵,徹底顛覆我的想像!原來蔬食料理可以這麼有層次、這麼鮮活、這麼...好吃到讓人忘記肉的存在!那股香氣、那種紮實的口感,到現在想起來還會流口水。那次之後,我就像著了魔,一頭栽進蔬食料理的美味世界裡,發誓要找出讓每個人都驚豔的做法。

說真的,摸索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。記得第一次興沖沖想做個「厲害的」蔬食料理——純素咖哩,想模仿那種濃稠的質地。結果呢?馬鈴薯煮到化掉,紅蘿蔔還硬邦邦,咖哩粉感覺就是浮在湯水上,沒有融合感,味道單薄得像白開水加了點香料。朋友吃了很客氣地說「嗯...很清爽」,但我自己知道,失敗!超失敗!從那次教訓,我認真研究,發現關鍵在於「鮮味Umami」的堆疊和質地Texture的創造!這也是很多剛接觸蔬食料理的人容易忽略的點,少了肉類的天然鮮味和油脂感,得靠其他食材和技巧補足。這真的是門學問!

好啦,抱怨完也該分享乾貨了!經過無數次廚房實驗(和幾次小災難),我整理出幾道我真心熱愛、成功率也高的私房蔬食料理。重點是!這些菜色絕對能讓味蕾跳舞,連我那堅持「沒肉不算一餐」的老爸都默默吃了兩碗飯!準備好筆記本了嗎?我們開始吧!


【秘製山藥猴頭菇排佐黑胡椒醬】吃一口就忘記牛排!

這道絕對是我的驕傲之作!每次端上桌,看到朋友們懷疑的眼神(「這真的不是肉?」)到入口後驚訝的表情,成就感爆棚!關鍵就在於猴頭菇這個神奇的食材,它那獨特的纖維質感,簡直是為蔬食料理中的「排餐」而生!

你需要這些好夥伴:

食材 份量 關鍵筆記 (小撇步在這!)
新鮮猴頭菇 2朵 (大) 🍄挑選肉厚、色澤乳白的,香氣更足!
鐵棍山藥 半根 (約150g) 🍠黏性強,是超棒的天然黏合劑!
杏鮑菇 1朵 切小丁增加口感層次
洋蔥末 1/4顆 🧅炒香用,甜味來源之一
麵包粉 3大匙 幫助定型,增加酥脆感 (可用燕麥片替代)
營養酵母粉 1大匙 🧀增添迷人的「起司」& 堅果風味(必備!)
黑胡椒粒 1小匙 (現磨) 🌶️醬汁靈魂,現磨香氣差超多!
醬油 1.5大匙 選純釀造的,風味更醇厚 (我用屏東豆油伯)
椰奶 100ml 🥥讓醬汁濃鬱滑順的秘密武器!
楓糖漿/椰糖 1小匙 平衡鹹度,帶出深度
玉米粉水 1小匙玉米粉+1大匙水 勾芡用,醬汁更亮更濃

手把手跟我這樣做:

  1. 處理菇菇大軍: 猴頭菇用手順著紋理撕成粗條(*別用刀切!撕的斷面更容易入味*),杏鮑菇切小丁。燒一鍋水,水滾後把猴頭菇條丟進去燙個2分鐘,撈起擠乾水分(*用力擠!這步去生味超重要*),然後放到調理盆裡用叉子稍微搗散,不用太碎,保留口感。杏鮑菇丁也燙1分鐘撈起擠乾。
  2. 山藥魔力登場: 戴上手套(*山藥黏液會咬手!超癢!*)把鐵棍山藥去皮,磨成泥狀。這黏呼呼的傢伙就是我們的天然黏合劑!
  3. 混合成型: 把擠乾的猴頭菇、杏鮑菇丁、洋蔥末、山藥泥、麵包粉、營養酵母粉通通倒進大碗公。加入1大匙醬油、適量現磨黑胡椒和鹽(約1/4小匙)。使出你的無影手,用力抓勻!(*手感很重要,要感覺到材料黏在一起,能捏成團不散開*)靜置10分鐘讓味道融合。
  4. 煎出完美外殼: 取適量混合料(*我喜歡做大塊點,約一個女生拳頭大*),在手中來回摔打幾下整成橢圓厚排狀。平底鍋下多一點油(*用耐高溫的葡萄籽油或酪梨油不錯*),中火燒熱後放入菇排,先別動它!煎約3-4分鐘,底部呈現漂亮金黃色再小心翻面,另一面也煎到金黃焦香。這時菇排會稍微縮一點點,很正常。起鍋先放盤子休息。
  5. 靈魂黑胡椒醬: 同一鍋不用洗(*精華都在裡面啊!*),若油不夠補一點點。放入更多現磨黑胡椒粒(*至少1小匙!香氣關鍵*)炒個10秒爆香。倒入椰奶、剩下的半大匙醬油、楓糖漿,煮滾。試試味道?應該鹹香帶點微甜微辣。用玉米粉水勾個薄芡,煮到喜歡的濃稠度就關火。
  6. 盛盤開動! 把熱騰騰的黑胡椒醬淋在剛剛煎好的山藥猴頭菇排上。*旁邊搭點燙過的綠花椰菜或炒綜合菇,再來碗糙米飯... 完美!* 咬下去,外層微酥,裡面是滿滿的纖維嚼勁和山藥帶出的濕潤感,配上濃鬱微辣的黑胡椒醬,超級過癮!誰還記得牛排長怎樣?(笑)

🌶️ 【麻婆豆腐2.0版】香辣過癮,沒肉也超下飯!

誰說蔬食料理不能吃重口味?這道麻婆豆腐,絕對顛覆你對素食川菜的想像!用「天貝」代替絞肉,口感更豐富,營養價值更高,而且豆香味跟麻辣醬超搭!每次煮這道,電鍋的飯絕對見底。

你需要這些好夥伴:

食材 份量 關鍵筆記 (小撇步在這!)
板豆腐 1塊 (約400g) 傳統板豆腐或雞蛋豆腐都行,我偏好板豆腐的紮實感
天貝 150g 🥩選原味的!捏碎當「素絞肉」(超市冷凍櫃有)
乾香菇 3-4朵 🍄泡軟切丁,泡香菇水留著!增鮮法寶
薑末 1大匙 🧄去腥提味
蒜末 1大匙 經典辛香不能少
辣豆瓣醬 1.5大匙 🌶️選品質好的,香辣來源(我愛用岡山陳家的)
有機味噌 1小匙 增加鹹香和厚度 (秘密武器!)
花椒粒 1小匙 🌶️先用乾鍋小火焙香磨粉,麻味關鍵!
醬油 1大匙 增加醬色和鹹度
香菇水 150ml 💧代替高湯,鮮味滿分
青蔥花 適量 最後提鮮用
太白粉水 1小匙太白粉+2大匙水 勾芡用

手把手跟我這樣做:

  1. 前置作業: 板豆腐切約1.5公分小丁,燒一鍋水加點鹽(*去豆腥*),水滾放入豆腐丁煮1-2分鐘,撈起瀝乾備用。乾香菇泡軟切小丁,香菇水留著。天貝用手捏成細碎狀(*像粗絞肉*)。花椒粒放入乾鍋(*不放油*),用最小火慢慢炒到香氣撲鼻、顏色變深,立刻倒出用研磨缽或調理機磨成粉(*現磨花椒粉香氣無敵!*)。
  2. 爆香炒料: 鍋子下比平常炒菜多一點的油(*川菜油多才香潤*),中火燒熱。先放入薑末、蒜末爆香(*別焦了!*)。接著放入香菇丁,炒到邊緣微焦,香氣出來。然後下捏碎的天貝,翻炒到天貝有點金黃上色。這時,加入靈魂辣豆瓣醬,轉中小火,把豆瓣醬的紅油和香氣徹底炒出來(*大約炒1分鐘*)。
  3. 調味煮滾: 加入剛剛留著的香菇水(*小心噴濺*)、醬油。把瀝乾的豆腐丁輕輕滑入鍋中(*用推的別用鏟子猛翻,豆腐會碎!*)。加入那一小匙味噌(*先用一點湯汁在碗裡調開再倒入,比較好化開*)。輕輕晃動鍋子讓味道融合。煮滾後轉小火,蓋上鍋蓋悶煮約5分鐘,讓豆腐入味。
  4. 勾芡增亮: 嚐嚐味道?(*應該鹹香夠味帶點辣*)此時轉中大火,淋入太白粉水,一邊淋一邊輕輕晃鍋,直到湯汁變成你喜歡的濃稠度(*我喜歡濃一點巴得住豆腐的*)。記得別攪拌過度!
  5. 靈魂提味: 重點來了!關火!立刻撒入剛剛辛苦現磨的花椒粉*至少半小匙!敢吃麻的加倍*),還有大量的青蔥花。再輕輕晃鍋兩下就完成!花椒粉的麻香一定要最後加,熱度一逼香氣才爆發!
  6. 豪邁上桌! 熱騰騰地舀一大勺淋在白飯上,紅亮的醬汁裹著嫩豆腐和天貝碎,麻、辣、鮮、香、燙!花椒的麻在舌尖跳舞,天貝的咀嚼感完全取代絞肉,香菇丁帶來驚喜的鮮味。這道蔬食料理,絕對是白飯殺手!記得煮多點飯,不然會後悔。(認真)

【熱帶風情鳳梨莎莎酪梨碗】十分鐘搞定!清爽無負擔

有時候下班累癱,或是夏天熱到沒胃口,我就超愛做這道!繽紛、清爽、快速,滿滿的維生素和好脂肪,吃下去感覺細胞都在歡呼!這是最不需要技術但顏值爆表的蔬食料理,超適合野餐或當輕食午餐。

你需要這些好夥伴:

食材 份量 關鍵筆記 (小撇步在這!)
熟成酪梨 1顆 🥑選外皮深黑、輕壓微軟的
新鮮鳳梨 1/4顆 (約150g) 🍍自己切!罐頭鳳梨味道差很多
牛番茄 1顆 (中型) 🍅去籽切小丁,口感更好
紫洋蔥 1/8顆 切越細越好,怕辛辣可泡冰水5分鐘
香菜 1小把 🌿切碎,不愛可換薄荷葉
新鮮萊姆汁 半顆~1顆 絕對不可省!提味防氧化關鍵
初榨橄欖油 1大匙 選果香濃鬱的 (加分項)
適量 海鹽或巖鹽風味較佳
現磨黑胡椒 少許
烤過的堅果碎 1大匙 🌰腰果、核桃、杏仁都可,增加脆感&營養

手把手跟我這樣做:

  1. 處理酪梨: 酪梨對半切,去籽,用湯匙小心挖出果肉(*保留完整半圓形的酪梨殼當容器,美觀又環保!*)。果肉切大丁備用。怕氧化變黑?立刻淋上一點萊姆汁拌一下。
  2. 製作莎莎醬: 鳳梨、牛番茄(去籽)、紫洋蔥全部切成「差不多大小」的小丁(*約0.5公分*)。香菜切碎。把這些繽紛的小丁丁們通通放進一個大碗裡。
  3. 靈魂調味: 加入切好的酪梨丁。擠入新鮮的萊姆汁*先從半顆開始,試味再調整*)。淋上初榨橄欖油。撒上適量的鹽和現磨黑胡椒(*別手軟,鹽能帶出水果甜味*)。
  4. 溫柔拌勻: 用湯匙或叉子,輕輕地、溫柔地從底部向上翻拌均勻(*別搗爛了酪梨!*)。拌到所有食材都裹上萊姆汁和橄欖油,呈現誘人光澤即可。試試味道?應該酸、甜、鹹平衡,萊姆香氣突出。
  5. 盛裝點綴: 把拌好的鳳梨莎莎,滿滿地裝回剛剛保留的酪梨碗裡。(*視覺效果滿分!*)上面豪邁地撒上烤過的堅果碎*增加口感層次和香氣,絕對必要!*)。
  6. 開動享受! 可以直接用湯匙挖著吃,感受酪梨的creamy、鳳梨的酸甜多汁、番茄的清新、洋蔥的微辛脆口、香菜的獨特香氣,還有堅果帶來的驚喜脆感和油脂香。冰冰涼涼超級清爽!這道蔬食料理,專治沒胃口!配脆脆的玉米片挖著吃,也是絕配!

【終極飽足鷹嘴豆泥三明治】帶便當、野餐首選!

這是我週末備餐或趕時間時的救星!自己做鷹嘴豆泥(Creamy Hummus)其實超簡單,而且比市售的健康一百倍(*不加奇怪的新增物*)。抹在麵包上,夾上滿滿的蔬菜,飽足感十足又營養均衡,堪稱完美蔬食料理輕食代表!

你需要這些好夥伴:(分兩部分)

自製鷹嘴豆泥 (一次做多點冷藏可放5天)

食材 份量 關鍵筆記 (小撇步在這!)
煮熟鷹嘴豆 (乾豆自煮或罐頭) 1.5杯 (約250g) 乾豆自煮更省錢&控制軟硬度!泡水隔夜再煮
芝麻醬 (Tahini) 1/4杯 品質很重要!選純芝麻無新增的,香氣濃鬱
新鮮檸檬汁 3-4大匙 🍋新鮮現榨!
冰水 2-4大匙 💧調整濃稠度用
蒜頭 1-2瓣 🧄怕辛辣可減少或用烤過的
孜然粉 1/2小匙 增添中東風味,靈魂香料!
1/2 ~ 3/4小匙 海鹽為佳
頂級初榨橄欖油 2大匙 最後淋上用

三明治組合

食材 份量 關鍵筆記 (小撇步在這!)
喜歡的麵包 2片 歐包、酸種、全麥吐司都好
自製鷹嘴豆泥 厚厚一層 基底關鍵!
新鮮菠菜/芝麻葉 1把 🌿洗淨瀝乾
切片小黃瓜 半根 🥒薄片,清脆口感
切片牛番茄 幾片 🍅去籽口感更好
紫洋蔥細絲 少許 🧅泡冰水去辛辣
烤甜椒條 (紅/黃) 適量 (罐頭也行) 🌶️增添甜味和色彩
醃漬酸黃瓜片 幾片 🥒解膩提味,畫龍點睛

手把手跟我這樣做:

  1. 製作超滑順鷹嘴豆泥: 把煮熟瀝乾的鷹嘴豆(*罐頭的話要洗掉黏液瀝很乾*)、芝麻醬、檸檬汁、蒜瓣、孜然粉、鹽通通丟進食物調理機。先低速打,邊打邊從頂部小孔「慢慢」加入冰水(*一次1大匙*),打到你覺得阻力變小,再轉高速打個1-2分鐘。停下來刮一下杯壁,繼續打到呈現超級滑順綿密、如絲綢般的質地!這步要有耐心,豆泥會越來越亮白細緻。試味?調整鹹度或檸檬汁。倒入容器,表面淋上初榨橄欖油防止乾燥。蓋好冷藏。
  2. 準備三明治餡料: 蔬菜洗淨瀝乾很重要!麵包選紮實一點的,抹醬才不會濕軟。小黃瓜、牛番茄切片。紫洋蔥切細絲泡冰水5-10分鐘瀝乾,去辛辣。烤甜椒買現成的或自己用烤箱烤到軟(*去皮去籽切條*)。
  3. 豪邁組裝: 在一片麵包上,豪邁地抹上厚厚一層自製的鷹嘴豆泥*這是美味的基礎!*)。依序鋪上:菠菜或芝麻葉 → 小黃瓜片 → 牛番茄片 → 瀝乾的紫洋蔥絲 → 烤甜椒條 → 幾片酸黃瓜。喜歡的話再淋一點點橄欖油或灑點黑胡椒。蓋上另一片麵包,稍微壓緊。
  4. 對切享用(或直接啃)! 用麵包刀將三明治對切,看看那繽紛誘人的橫切面!一口咬下,先是麵包的口感,接著是濃鬱creamy、帶著芝麻香和檸檬酸香的鷹嘴豆泥,然後各種蔬菜的清脆、多汁、微甜、微酸層層爆發!酸黃瓜的提味更是神來一筆。飽足感滿點,營養也滿點!帶去野餐或當便當,絕對是讓人羨慕的蔬食料理

❓ **關於蔬食料理,你可能還想知道... (Q&A)**

Q:吃蔬食料理真的容易餓、吃不飽嗎?

A: 剛開始接觸時我也有這種迷思!但後來發現,關鍵在於「均衡搭配」和「選擇高飽足感的原型食物」。像我的私房選單裡:

  • 大量蔬菜水果(纖維高、體積大佔胃)
  • 優質植物性蛋白(豆腐、天貝、鷹嘴豆、各式豆類、藜麥 - 讓身體有持續能量
  • 健康脂肪(酪梨、堅果、種籽、橄欖油 - 提供飽足訊號
  • 複合性碳水化合物(地瓜、南瓜、糙米、全麥麵包 - 穩定血糖
這樣組合下來,不僅不容易餓,而且因為攝取更多纖維,反而消化更順暢,吃完精神更好,不會像吃完大魚大肉那樣昏沉沉的!重點是份量要足,別只吃沙拉葉子。

Q:蔬食料理會不會很難煮?感覺要準備很多特別食材?

A: 完全不會!這是我最大的體悟。蔬食料理的靈魂其實是「善用當季、在地、容易取得的原型食材」。看看我的食譜:

  • 山藥、猴頭菇、板豆腐、新鮮鳳梨、酪梨、牛番茄、各式菇類、葉菜... 哪個不是傳統市場或超市輕易買到的?
  • 所謂的「特別食材」像天貝、營養酵母粉、芝麻醬,現在大型超市或有機店也幾乎都有,買一次可以用很久。
重點在於「調味技巧」和「烹調手法」的變化(例如煎、烤、燉、涼拌)。像麻婆豆腐用天貝代替絞肉,鷹嘴豆自己做泥,都是簡單又美味的轉換。家常菜稍微變化就是一道精彩蔬食料理了!從一週嘗試一兩餐開始,你會發現廚房裡的樂趣更多了。

Q:長期吃蔬食,會不會營養不夠?特別是蛋白質和B12?

A: 這是大家最擔心的!我當初也查了很多資料。只要「多元化攝取」並「留意特定營養素」,完全沒問題:

  • 蛋白質: 植物性蛋白來源超級多!豆類(黃豆、黑豆、鷹嘴豆、紅腰豆)、豆腐、豆乾、天貝、毛豆、藜麥、堅果、種籽(奇亞籽、亞麻籽)都是優質來源。一餐中組合2-3種(例如:豆腐+糙米;鷹嘴豆泥+全麥麵包),就能滿足必需胺基酸。我運動量不小,體力完全OK。
  • 維生素B12: 這點確實要留意!B12主要存在於動物性產品。純素者(Vegan)建議:
    • 選擇強化B12的植物奶、營養酵母粉(像我的食譜常用到)、早餐穀物。
    • 或者,諮詢醫師或營養師,考慮補充B12補充劑。這是最直接可靠的方法。均衡的蔬食料理搭配適當留意,營養絕對可以很完整!我固定健檢數值都很漂亮呢。

探索蔬食料理的旅程,對我來說就像開啟一扇充滿驚喜的門。從最初的懷疑,到現在深深著迷於如何用蔬菜、水果、豆類、穀物、堅果,變化出令人驚豔的風味和口感。每一次成功的實驗,像那塊山藥猴頭菇排被誤認為是肉的瞬間,或是麻婆豆腐讓老爸扒光第二碗飯的竊喜,都讓我更堅信:蔬食料理的世界,遠比想像中寬廣、美味、充滿生命力!

它不是一種限制,而是一種創意的解放。下次當你走進廚房,不妨挑選幾樣新鮮的在地蔬果,試試看這些食譜,或者發揮你自己的創意。也許,你也會和我一樣,發現蔬食帶來的,不僅是味蕾的滿足,更是身體的輕盈與心靈的愉悅。一起來玩轉蔬食料理吧!廚房就是你的遊樂場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