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9日
司康食譜
想做出外酥內軟的完美司康卻總像石頭?這份司康食譜囊括經典奶油原味、鹹香起司迷迭香、暖心伯爵茶香橙丁及無麩質杏仁莓果四款人氣配方!公開手快心冷的黃金守則、基礎工具清單與失敗解答,新手也能烤出天堂級美味。你的完美下午茶搭檔該如何搭配抹醬?立即解鎖秘訣!
作為一名熱愛美食、尤其沉迷烘焙的臺灣人,我可是對司康下了不少功夫,失敗過也成功過。市面上很多司康食譜都太基礎了,或者只追求花俏,忽略了最關鍵的「好吃」和「成功率」。今天,我就來分享幾款自己反覆調整、覺得超棒的司康食譜,保證步驟清晰、風味獨特,而且會告訴你那些容易踩的坑!畢竟,誰想吃一塊硬邦邦的石頭或者溼答答的蛋糕冒充司康呢?對吧?

我與司康的愛恨情仇:從「石頭」到「天堂」

還記得我第一次照著某個熱門司康食譜做,成品簡直能當武器用,硬到不行(我先生還開玩笑說可以防身)。後來才知道,問題出在過度揉麵和液體量沒控制好。還有一次貪心加了太多莓果,出爐整個塌掉,像悲傷的隕石坑。這些慘痛經驗讓我明白,司康食譜看著簡單,細節卻是魔鬼啊!成功的司康,外表要微微上色、帶點粗糙的裂痕,裡面則是鬆軟溼潤,帶著奶油香,冷吃熱吃都迷人。尋找那完美的平衡點,就是我鑽研司康食譜的動力。

司康成功的黃金守則(別問我怎麼知道的,都是眼淚換來的!)

  1. 奶油要冰!冰!冰! 這是命脈!奶油小塊(約1公分立方)保持冰冷,進烤箱遇熱融化產生蒸氣,才能造就鬆軟層次。我甚至會把刨絲器、鋼盆都先冰一下。夏天開冷氣做是基本禮貌(對司康的禮貌)。
  2. 液體也要冰! 牛奶、鮮奶油、蛋液通通冰箱拿出來直接用。室溫液體會讓奶油提早融化,功虧一簣。
  3. 切勿過度揉麵! 司康不是麵包!麵粉和液體混合到「剛好成團」就好,粗糙、有點乾粉都沒關係。過度揉捏會形成麩質,司康就會變硬變韌。司康食譜常強調 "Do not overwork the dough",這是金句!
  4. 摺疊帶來層次: 想要更明顯的撕開層次?麵糰粗略成團後,可以輕輕擀開、摺疊2-3次(像折信紙那樣),每次摺疊完稍微壓扁。但切記,溫柔!摺疊次數太多一樣會變硬。
  5. 厚度很重要: 麵糰擀開的厚度建議在2.5-3公分左右。太薄膨脹不起來,太厚容易外面焦裡面不熟。我習慣用兩支免洗筷當輔助尺。
  6. 刀切優於模型壓: 用鋒利的刀直接切面團,比用模型壓出來的邊緣更俐落,膨脹效果通常也更好。壓模時如果扭動,也會影響膨發。
  7. 烤前刷蛋液: 刷上蛋液(全蛋或蛋黃+一點水/牛奶)能讓成品顏色更金黃漂亮,表皮更酥脆。撒上粗砂糖更添口感。
  8. 高溫快烤: 預熱充足的烤箱(通常200-220°C)能讓司康快速膨起定型,鎖住內部水分。溫度不夠是扁塌的元兇之一。
  9. 耐心冷卻: 剛出爐的司康香氣四溢,但請忍耐至少15分鐘再切開!讓內部結構稍微穩定,口感會更好。當然,熱騰騰搭配奶油和果醬,那罪惡感... 嗯,值得。

我常用的基礎工具清單 (沒有高大上,廚房常見款就行)

  • 電子秤 (精準稱量是烘焙成功的第一步!)
  • 大鋼盆
  • 刨絲器 (處理冰奶油超好用)
  • 刮刀 / 刮板
  • 鋒利小刀或披薩刀
  • 烘焙紙 / 矽膠烤墊
  • 刷子 (刷蛋液用)
  • 烤箱 (廢話,但溫度準不準很重要!買個烤箱溫度計吧!)

以下分享我最常做、好評率超高的幾款私藏司康食譜!特別注意食材份量,我可是秤到克為單位,別隨手抓哦!

🔥 經典無敵原味奶油司康 (Perfect Plain Scone) 🔥

這款是我的定番款,百吃不膩,材料單純最能吃出基本功。成功的原味司康,濃鬱奶油香氣撲鼻,內部濕潤鬆軟,外皮微脆,單吃就超滿足!

食譜核心: 純粹的奶油與麵粉的完美交響曲。

食材 (約做 6-8 個):

材料 份量 備註 (我的小叮嚀)
中筋麵粉 240克 臺灣常見水手牌就OK
泡打粉 12克 (約2.5茶匙) 務必選「無鋁」泡打粉,這是膨脹關鍵,別省!快過期的效果差
細砂糖 40克 微甜口感,喜歡更甜可加到50克
無鹽奶油 85克 切小塊,冰冷藏備用
冰全脂牛奶 (或冰鮮奶油) 120毫升 用鮮奶油更濃鬱柔軟!冰箱拿出來再用
一小撮 (約1/4茶匙) 提味必備
蛋液 (刷表面用) 1顆蛋黃+1大匙水/牛奶 全蛋也可以,蛋黃液顏色更美
粗砂糖 (裝飾用) 適量 烤前撒上,增添口感

做法 (手要快,心要冷靜!):

  1. 預熱烤箱: 把烤箱開到210°C,讓它先熱起來。烤盤鋪好烘焙紙。
  2. 乾粉混合: 大鋼盆裡放入麵粉、泡打粉、細砂糖、鹽。用打蛋器或叉子徹底攪拌均勻。沒錯,泡打粉要拌勻,不然吃到一口苦苦的粉就毀了。
  3. 切入冰奶油: 把冰奶油塊丟進乾粉裡。用冰冷的刨絲器把奶油快速刨入粉中(這招超快超好用!),或者用切麵刀/手指尖(手指溫度低為佳)把奶油搓進粉裡,直到混合物看起來像粗玉米粉,還保留一些細小的奶油粒(綠豆大小沒關係)。
  4. 加入冰液體: 在粉堆中間挖個小坑,把冰牛奶/鮮奶油一口氣倒進去。
  5. 混合成團: 用刮刀或叉子,由下往上、由外向內,輕柔快速地拌合。千萬別揉! 拌到還剩一點點乾粉,麵團看起來粗糙不成形時就停手。這時麵團會有點黏是正常的。
  1. 整形折疊 (可選): 桌上撒點手粉(額外的麵粉),把麵團輕輕倒出來。用手掌或擀麵棍,輕輕壓成約2-3公分厚的長方形。像折三折信紙一樣,把麵團折起來,再輕輕壓扁。重複這個折疊動作1-2次(最多3次)。折越多層次越多,但也越容易出筋變硬,新手摺1-2次就好!
  2. 切割: 把麵團輕輕整形成約2.5-3公分厚的圓形或正方形。用鋒利的刀沾點粉,乾脆俐落地切成6-8個三角形或方形。避免來回鋸。
  3. 靜置與刷蛋液: 把切好的司康放在鋪好烘焙紙的烤盤上,稍微分開一點。放回冰箱冷藏休息10-15分鐘。這是讓奶油重新變冷、麵筋鬆弛的小秘訣。休息完取出,表面均勻刷上蛋液(不要流到側面,會影響膨脹),再豪氣地撒上粗砂糖。
  4. 烘烤: 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,烤15-18分鐘,或直到司康膨脹、表面呈現漂亮的金黃色。出爐時用指甲輕敲底部應該有中空感。
  5. 冷卻: 出爐後移到網架上冷卻至少10-15分鐘再享用。忍住!熱吃小心燙嘴,而且結構還沒穩定容易散掉。

🧀 鹹香起司迷迭香司康 (Cheesy Rosemary Savory Scone)

這款是鹹點控的福音!下午茶配咖啡或當作輕食午餐都超棒。起司的鹹香加上迷迭香的獨特香氣,會讓人停不下來。想知道鹹司康怎麼做得香濃不乾口?這份司康食譜就是答案。

食譜核心: 鹹香濃鬱,適合不愛甜點或想換口味的朋友。

食材 (約做6-8個):

材料 份量 備註 (我的小叮嚀)
中筋麵粉 240克 同上
泡打粉 12克 (約2.5茶匙) 無鋁!
細砂糖 10克 少許糖提鮮,吃不出甜味
1/2 茶匙 (或更多) 鹹點鹽要多一點才夠味
現磨黑胡椒 1/4 - 1/2 茶匙 現磨香氣差很多!
新鮮迷迭香 1大匙 (切碎) 乾燥的用1茶匙,香氣稍遜
無鹽奶油 85克 冰冷藏
切達起司絲 (Cheddar) 80克 買整塊自己刨,香氣濃鬱度勝過現成絲
帕瑪森起司粉 (Parmesan) 25克 增加鹹香風味層次
冰全脂牛奶/原味優格 120毫升 用冰原味優格會更濕潤柔軟
蛋液 (刷表面用) 1顆蛋黃+1大匙水/牛奶 同上

做法:

  1. 預熱烤箱: 一樣210°C
  2. 乾粉香料混合: 大碗混合麵粉、泡打粉、細砂糖、鹽、黑胡椒。加入切碎的新鮮迷迭香,拌勻。
  3. 切入冰奶油: 同上,將冰奶油塊刨入或搓入乾粉中,呈粗玉米粉狀。
  4. 加入起司: 加入切達起司絲帕瑪森起司粉,快速拌勻。
  5. 加入冰液體: 粉堆中挖洞,倒入冰牛奶/優格
  1. 混合成團: 用刮刀輕柔拌合至剛剛成團,還有少許乾粉即可。起司會讓麵團更濕黏一點點,正常。
  2. 整形折疊 (可選): 桌上撒手粉,麵團倒出,輕壓成厚片。折疊1次就好(鹹的別折太多次,起司會擠出來)。壓成約3公分厚。
  3. 切割: 鋒利刀切塊。
  4. 靜置與刷蛋液: 放烤盤,冷藏休息10分鐘。取出刷蛋液(不用撒粗糖了)。
  5. 烘烤: 烤箱中層烤16-20分鐘,或直到表面金黃,起司融化微焦,香氣四溢。鹹司康因為起司油脂,有時需要的時間比甜的多一點點。
  6. 冷卻: 網架冷卻10分鐘以上。溫熱吃起司融化感最棒!

🍂 暖心伯爵茶香橙丁司康 (Earl Grey & Orange Peel Scone) 🍂

這款是我的得意之作!伯爵茶葉的佛手柑香氣加上微苦甘甜的橙丁,風味優雅有層次,配無糖茶或黑咖啡簡直絕配。很多司康食譜加茶粉,但我偏好用茶葉,更有口感。

食譜核心: 茶香與果香的完美結合,兼具口感和香氣。

食材 (約做6-8個):

材料 份量 備註 (我的小叮嚀)
中筋麵粉 240克 同上
泡打粉 12克 (約2.5茶匙) 無鋁!
細砂糖 45克 平衡茶葉微澀
伯爵茶葉 (磨碎) 2包 (約4-5克) 用研磨機或刀背壓碎茶包內的茶葉,不用太細,保留顆粒感
一小撮 提味
無鹽奶油 85克 冰冷藏
糖漬橙丁 (或檸檬丁) 60克 切小塊點,太大塊影響口感。用之前稍微用廚房紙巾吸掉多餘糖漿
冰鮮奶油 120毫升 鮮奶油更能帶出茶香醇厚感
香草精 (可選) 1/2茶匙 增加風味層次
蛋液 (刷表面用) 1顆蛋黃+1大匙水/牛奶 同上
粗砂糖 (裝飾用) 適量 烤前撒上

做法:

  1. 預熱烤箱: 200°C (這款液體用鮮奶油,溫度稍降避免上色過深)。
  2. 乾粉混合: 大碗混合麵粉、泡打粉、細砂糖、磨碎的伯爵茶葉、鹽。確保茶葉碎分佈均勻。
  3. 切入冰奶油: 同上,將冰奶油塊處理成粗玉米粉狀。
  4. 加入橙丁: 加入處理過的糖漬橙丁,輕輕拌一下。
  5. 混合濕料: 在另一個小碗,混合冰鮮奶油香草精(如果用)。
  1. 加入濕料: 乾粉堆中挖洞,倒入混合好的鮮奶油。
  2. 混合成團: 輕柔拌合至剛剛成團即可。橙丁可能有點濕黏,動作要快。
  3. 整形折疊 (可選): 桌上撒手粉,麵團倒出,輕輕壓攏(避免大量揉捏擠壓橙丁),折疊1次。壓成約2.5公分厚。
  4. 切割: 鋒利刀切塊。
  5. 靜置與刷蛋液: 放烤盤,冰箱休息10分鐘。刷蛋液,撒粗砂糖。
  6. 烘烤: 烤箱中層烤15-17分鐘,或直到表面金黃,茶香飄出。注意別烤焦,茶葉邊緣容易變黑。
  7. 冷卻: 網架冷卻。茶香會在冷卻過程中更明顯!

🌾 (友善選項) 無麩質杏仁莓果司康 (Gluten-Free Almond Berry Scone) 🌾

這款是為麩質敏感的朋友特別調整的。說實話,無麩質烘焙挑戰性更高,失敗率...嗯,你懂的。但這份司康食譜是我試過最接近正常口感、不會沙沙粉粉的版本!杏仁粉的香氣加上酸甜莓果,意外的好吃。

食譜核心: 無麩質但美味不減,適合特殊飲食需求。

食材 (約做6個,麵團較軟):

材料 份量 備註 (我的小叮嚀)
杏仁粉 (Blanched Almond Flour) 180克 務必細緻的杏仁粉,帶皮或粗的會影響口感
無麩質中筋混合粉 (或糙米粉+樹薯粉) 60克 市售無麩質烘焙粉或自調 (例:糙米粉40克+樹薯粉20克)
椰子細砂糖 (或一般細砂糖) 40克 椰子糖風味更搭
泡打粉 10克 (約2茶匙) 無鋁!無麩質粉更需要它膨脹
黃原膠 (Xanthan Gum) 1/4茶匙 (約1克) 無麩質繫結劑,不能省略!否則會散開
1/4茶匙
無鹽奶油 (或冰椰子油) 60克 冰冷藏。用椰子油需是固體狀
冰雞蛋 (中型) 1顆 增加黏合力和濕潤度
冰全脂牛奶/無糖杏仁奶 3-4大匙 (45-60毫升) 冰箱取出,視麵團乾濕度慢慢加
冷凍綜合莓果 (藍莓/覆盆子等) 70-80克 務必用冷凍的,退冰會出水讓麵團太濕
杏仁片/碎 (裝飾用) 適量 烤前撒上

做法 (與傳統略有不同,麵團較濕軟):

  1. 預熱烤箱: 200°C
  2. 乾粉混合: 大碗混合杏仁粉、無麩質粉、椰子糖、泡打粉、黃原膠、鹽。務必攪拌均勻,黃原膠結塊就麻煩了。
  3. 切入冰奶油/油: 將冰奶油塊/椰子油刨入或搓入乾粉中成粗粒狀。
  4. 加入濕料: 在另一個小碗,打散冰雞蛋,加入3大匙冰牛奶/杏仁奶攪勻。
  5. 混合濕乾料: 將濕料倒入乾料中,用刮刀輕柔拌合。無麩質粉吸水慢,一開始會很乾,別急著加液體!拌幾下再看看狀態。目標是勉強成團,還很粗糙黏手就對了。 如果實在太乾,才再加剩餘的1大匙液體。千萬別過濕!
  6. 加入冷凍莓果: 輕輕拌入冷凍莓果,大概拌幾下就好,避免染色過度。
  1. 整形: 無麩質麵團非常脆弱黏手,不適合擀壓折疊! 直接在鋪好烘焙紙的烤盤上操作:
    • 手上沾多點水或抹點油(防黏)。
    • 把麵團倒在烤盤紙上。
    • 用手或沾濕的刮刀,將麵團輕輕整形成一個約2.5-3公分厚的圓形。
  2. 切割與分開: 用鋒利沾粉的刀,切成6等份。小心地把切好的司康分開擺放,間距拉大一點(因為它比較不會橫向膨脹,主要往上長)。
  3. 裝飾與靜置: 表面刷一點點牛奶或蛋液(可省略),撒上杏仁片/碎。不用冷藏休息,直接進烤箱! 無麩質麵團靜置反而容易塌。
  4. 烘烤: 放入烤箱中層,烤20-25分鐘,或直到表面金黃,中心凝固。因為沒有麩質,膨脹不會像傳統司康那麼高,顏色也會深一點點。
  5. 徹底冷卻: 超級重要! 出爐後放在烤盤上冷卻至少15分鐘,再小心移到網架上完全冷透(約1小時)。無麩質司康內部結構需要時間穩定,熱的時候非常脆弱易碎。冷透後口感最好。

📊 四款司康食譜特性快速比一比 (哪款最適合你?)

食譜名稱 風味特色 難度 適合物件 關鍵提醒
經典原味 純粹奶油香、樸實耐吃 ★★☆☆☆ 新手入門、追求經典 奶油溫度、勿揉過頭
鹹香起司迷迭香 濃鬱起司鹹香、草本清新 ★★☆☆☆ 不愛甜食、喜歡鹹點 起司品質、勿折疊過多
伯爵茶香橙丁 佛手柑茶香、柑橘微苦甜 ★★★☆☆ 風味愛好者、搭配無糖茶 茶葉處理、橙丁切小瀝乾
無麩質杏仁莓果 杏仁香、莓果酸甜 ★★★★☆ 無麩質需求者、特殊飲食 嚴格遵守步驟、耐心冷卻

☕ 司康最佳拍檔:塗抹醬怎麼搭?

  • 經典不敗:
    • 凝脂奶油 (Clotted Cream): 英式經典,濃鬱滑順如固態鮮奶油,抹在溫熱司康上微微融化... 天堂!臺灣不好買,可以找找進口超市或用超高脂鮮奶油自製(很搞剛)。
    • 厚鮮奶油 (Double Cream / Whipping Cream): 打發到濃稠可流動狀(軟性發泡),淋上去也很罪惡。
    • 發酵奶油 (Salted Butter): 簡單粗暴!一點點鹹味更能帶出奶油的香醇,特別是搭配原味司康。我偏好法國Échiré或Isigny。
  • 果醬風味:
    • 自製或高品質果醬: 草莓、覆盆子、藍莓、杏桃都是好選擇。帶點果粒的口感更棒。司康食譜搭果醬,甜鹹交織最經典。
    • 檸檬凝乳 (Lemon Curd)& 伯爵茶司康: 酸香濃鬱的檸檬凝乳和伯爵茶香簡直是靈魂伴侶!自己做也不難。
    • 柑橘類果醬 & 起司司康: 橘子醬或金桔醬搭配鹹香起司司康,意外地合拍,鹹甜交錯很有趣。
  • 豪華升級: 塗一層奶油,再疊一層果醬,雙重享受!別管熱量了,吃就對了。

🤔 司康食譜常見問題 Q&A (這些我也曾經很想問!)

1. Q:為什麼我做的司康膨脹不起來,扁扁的?
A: 這是最常見的悲劇!可能原因有幾個:
  • 泡打粉失效: 檢查泡打粉是否過期?開封太久?買無鋁的品質通常較穩定。
  • 奶油不夠冰/融化: 操作太久,手溫讓奶油融化;液體不夠冰;廚房太熱。確保全程低溫!
  • 揉麵過度: 看到乾粉就想揉到光滑?停手!司康就愛那粗糙感。過度揉捏會產生麩質,扼殺膨脹。
  • 麵團太濕: 液體加太多(尤其加水果時出水),麵團太軟撐不起來。不同麵粉吸水性不同,液體要慢慢加。
  • 烤箱溫度不足: 預熱不夠,司康無法在第一時間快速膨脹定型。買個烤箱溫度計吧,很多烤箱溫度不準。
  • 切割時扭動刀子: 壓壞了邊緣結構。俐落一刀下去!
2. Q:司康可以儲存多久?怎麼加熱最好吃?
A:
  • 室溫密封: 完全冷卻後密封,秋冬室溫約可放2-3天。但老實說,第二天最好吃! 風味更融合。
  • 冷凍儲存: 完全冷卻後密封冷凍,可放1個月。要吃不用退冰!
  • 加熱方法:
    • 烤箱/氣炸鍋回烤: 最好吃的方式!預熱180°C,冷凍司康表面噴點水,烤約8-12分鐘直到溫熱。室溫司康烤5-8分鐘。外皮會恢復酥脆,內部溫熱柔軟。
    • 微波爐 (應急): 真的想吃又懶得開烤箱?室溫司康用沾濕的廚房紙巾包住,微波15-20秒。但口感會偏濕軟,外皮不脆。冷凍司康先微波30秒解凍,再噴水微波10-15秒。效果沒烤箱好。

重點:絕對不要冷藏! 冷藏會讓司康變乾變硬,口感超差。

3. Q:食譜裡的液體(牛奶/鮮奶油)可以用其他東西代替嗎?
A: 可以視情況調整,但會影響風味和口感:
  • 原味優格/希臘優格: 很棒的選擇!能增加濕潤度和淡淡的酸香,讓司康更柔軟。代替等量牛奶/鮮奶油。我蠻愛的。
  • 優酪乳: 類似優格,但比較稀。代替牛奶時注意用量可能需要稍減。
  • 雞蛋+牛奶: 有些司康食譜會加一顆蛋增加風味和顏色。如果原食譜沒蛋,想加的話,要減少液體份量(大約30-40ml)。加蛋的司康通常更濕潤點。
  • 植物奶 (豆奶/燕麥奶/杏仁奶): 可以1:1代替牛奶。但風味會不同,質地也可能略有差異。無糖的最好。
  • 水: 實在沒選擇時可以用,但成品風味和香氣會平淡很多,口感也偏乾。不推薦。

牛奶 vs. 鮮奶油: 鮮奶油做的司康通常更濃鬱、更酥軟、表皮更脆。牛奶做的相對清爽樸實。我都試過,個人還是偏好鮮奶油版本,那種濃鬱感回不去啊!

司康的靈魂是分享

每次烤好司康,家裡飄著奶油和麵粉的香氣,看著它們金黃膨脹的樣子,心情就特別好。最開心的時刻,還是切開溫熱的司康,塗上厚厚的奶油和果醬,配上一杯熱茶,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。那滿足感,真的不是外面買的麵包能比的。雖然過程中可能會失敗幾次(我的第一盤石頭司康至今仍被家人嘲笑),但掌握那些小細節後,成功烤出完美司康的成就感,還有看到大家吃光光的滿足感,絕對值得!希望這幾份我真心喜歡、反覆調整的司康食譜,還有那些用失敗換來的經驗談,能幫助你在家也做出超棒的司康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